1908年12月2日,年僅3歲的溥儀在太和殿登基,由隆裕太后和載灃攝政。
1912年2月12日,隆裕太后代替年幼的宣統帝溥儀在退位詔書上籤了字,清朝從此結束。幼年溥儀
隆裕太后之所以同意退位,與民國政府給與的優待條件有很大關係,在《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》中,有這麼兩條:
「大清皇帝辭位之後,尊號仍存不廢,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。
大清皇帝辭位之後,暫居宮禁,日後移居頤和園。侍衛人等,照常留用。」
「皇帝尊號仍不廢」,那就是說,溥儀所娶的妻子,還可以暫稱「皇后」;「暫居宮禁」,也就是溥儀和家人們還可以暫時居住在紫禁城裡。
1922年,溥儀在紫禁城裡舉行了清廷的最後一次大婚,這場盛大的婚禮前後持續了5天,一共娶了兩位女人,分別是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綉。01《紙牌屋》:「政治需要犧牲品,當然,是別人的犧牲。」一場婚禮,竟娶回了兩個女人,這兩個女人,其實都是宮廷鬥爭的政治犧牲品。
1919年,溥儀有了一個牛津大學畢業的英國老師庄士敦,在思想新潮的洋老師的影響下,被「囚禁」在紫禁城中的溥儀,對外面的世界越來越嚮往,他決心要去英國留學,要去開闊眼界。
聽說溥儀要去英國,這可急壞了那些太妃們。1921年年初,溥儀剛過完十五歲生日,太妃們就召集了王公大臣商議溥儀娶親事宜,決定給溥儀尋找一位優秀的「皇后」來拴住他。
太妃們對未來的「皇后」人選各有打算,都想找一個與自己親近的人當皇后,因為這會決定她們將來的地位。
在這場暗流洶湧的選「後」鬥爭中,表現最為強勢的是敬懿太妃和端康太妃,但究竟選誰,最終決定權還是在「皇帝」溥儀手中,經過初篩之後,剩下了四位代表著各方利益集團的姑娘。
溥儀拿著四位姑娘的照片,不假思索的在一張看起來似乎最順眼的照片上,用鉛筆隨意的畫了一個圈,也就是說,不出意外的話,這個姑娘,將來會成為溥儀的「皇后。」文綉
這姑娘名叫文綉,家境普通,但知書達禮,頗諳事理,比溥儀小三歲,是敬懿太妃中意的姑娘。
但這樣的結果讓端康太妃不高興了,她拉攏王公們勸說溥儀,非要溥儀選擇她看中的姑娘婉容。
婉容出生在一個家族地位顯赫,生活環境富足的家庭中,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教育對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。「婉容」二字及她的字「慕鴻」就來自《洛神賦》:「翩若驚鴻,婉若游龍。」
婉容溫文爾雅,出塵脫俗,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,深得端康太妃喜歡。
受到端康太妃拉攏的王公們,一本正經的勸說著溥儀選擇婉容,誰知,其實溥儀心裡是這樣想的:「我聽了王公們的勸告,依然沒走什麼腦子,心裡想你們何不早說,好在用鉛筆畫圈不費什麼事,於是我又在婉容的相片上畫了一下。」
其實,溥儀對於選「皇后」這事,自始至終都只把它當做畫圈圈的遊戲而已。婉容
圈畫完了,可是敬懿和榮惠兩太妃又不願意了,於是榮惠太妃出面提議說:「既然皇上已經圈過文綉,她是不可能再嫁給臣民了。其實,可以將文綉納為妃。」
於是,婉容就成了「皇后」,文綉就成了「淑妃」,但這樣的結果,其實兩位姑娘都很不高興。
文綉因為與「後」位擦肩而過不高興,而婉容則是因為要和其他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不高興。
一開始就對對方存在不滿的兩個女人,往後的日子裡鬧矛盾,也不算是什麼稀奇事了。02 《肖申克的救贖》:「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里的,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。」「兩個女人一台戲」,對於上演的婉容與文繡的後宮家常大戲,溥儀幾乎從來不觀看,也不評價,他對這「一後一妃」向來都比較冷淡,連新婚之夜都是如此。
「洞房花燭夜」自古以來就被認為人生的四大樂事之一,但溥儀卻是這樣描述他的新婚之夜的:
「行過『合巹禮』,吃過了『子孫餑餑』,進入這間一片暗紅色的屋子裡,我覺得很憋氣,連新娘子是什麼樣子也沒興趣看了。
……
我又環視一下這個很不習慣的環境,不由得十分悶氣。我坐也不是,站也不是,想起了我的養心殿,我開開門,回去了。」
溥儀所說的那間暗紅色的屋子,是坤寧宮的一間專為皇后皇帝新婚第一夜而布置的喜房。不僅在這個喜房裡,溥儀對自己的女人沒有興趣,在其他地方,他同樣沒有,他甚至從未與「一後一妃」有過夫妻之實。文綉與婉容
過了九年無性無愛和以及與被皇后排擠的日子後,文綉決定不再隱忍,在妹妹文珊及其他家人的支持下,淑妃文綉在1931年決定和溥儀離婚。
在溥儀心裡文綉不過是個柔弱的小女人,他以為文綉貪戀錦衣玉食的生活,他以為文綉沉醉於「皇妃」的尊號,他更不會想到文綉有一天會把他送上法庭,以新女性的姿態來堅決抗擊封建婚姻。可是,他徹頭徹尾的錯了,他低估了文繡的魄力,也低估了文綉對自由和平等渴望的決心。
離婚的過程中,文綉被百般刁難,但她堅信:「我就不信這鐵打的牢籠真的捅不破!」,她發誓要為幸福和平等而戰,她要做一個自由的新時代女性,她要做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主動掙脫千年後宮悲劇的女子!
後來,在雙方律師的多番協商後,溥儀同意了離婚。1931年10月22日,溥儀與文綉正式簽訂了離婚協議,協議規定:
「(一)離婚後,溥儀給文綉生活費5.5萬元;
(二)允許文綉帶走日常穿用的衣物和用品;
(三)文綉回北平母家生活,不得再嫁和做有損溥儀聲譽的事情。
」
溥儀支付給文繡的5.5萬元生活費,打離婚官司就用掉了一大半,後來又被一個朋友騙走了一部分,幾乎所剩無幾。離婚後的文綉,日子雖然過得很清貧,但她自由而快樂。文綉
1947 年夏,文綉和自己摯愛的男人劉振東結婚了,兩人志趣相投,相親想愛,文綉終於找到了美好的愛情。不幸的是,1953年9月17日,文綉由於長期劇烈咳嗽引發心肌梗塞,不治而亡。
泰戈爾曾在《飛鳥集》中寫道:「生如夏般絢爛,死如秋葉般靜美。」文繡的生前死後,無疑就如夏花和秋葉。生前,絢爛;死後,靜美。03 莎士比亞:「思想,自由的精靈。」文繡的一生是不幸的,但她至少有過自由,有過愛情,而皇后婉容,終生都沒能擺脫皇后的枷鎖。
溥儀曾說:「自從她把文綉擠走後,我對她有了反感,很少和她說話,也不大留心她的事情。」
在溥儀的言論中我們可以看到,溥儀把文繡的出走全部歸結在了婉容身上,婉容也因此處境變得更加艱難了。文綉與溥儀
婉容究竟是個人,她有自己的需求,不甘寂寞的她後來和他人發生了私通行為,還生下了孩子,孩子一出生就被填進了鍋爐里,婉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,都以為孩子被她哥哥養育著,還每個月都支付給她哥哥一筆撫養費。
由於長期大量吸食鴉片,加之喪女之痛的刺激,婉容離世前的幾年裡,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瘋瘋癲癲中渡過的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投降。8月17日,溥儀按照日本人的安排,同弟弟溥傑等幾個最親近的人一起逃走了,而婉容等人則被扔在了臨江縣大栗子溝。
溥儀臨上飛機前曾對婉容等一行人承諾,一到日本就派飛機來接她們。但溥儀乘坐的飛機在飛往日本的途中被蘇聯的空軍迫降,溥儀等人成了俘虜,不久被押往了蘇聯。
1946年,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后婉容,病死在了吉林的一個監獄裡,彌留之際,身邊沒有一個親人,沒有一聲悲哭。
溥儀在《我的前半生》中寫道:「事實上,婉容的吸毒是由於她的父兄給出的主意,甚至在私通問題上,也受過她哥哥的鼓勵。直到很晚我才知道,早在她那次離津去大連的路上,她的哥哥就由於換取某種利益,把自己的妹妹賣給一個同行的日本軍官了。」
婉容的哥哥和文繡的妹妹,形成鮮明的對比,一個只想榨乾妹妹,一個卻能為姐姐的離婚東西奔走。兩相對比,更顯得婉容的可憐。
婉容在死前大多時候是不清不楚的瘋癲狀態,偶爾清醒時,她都是在控訴命運的不公,以及咒罵為了做「國丈」,把自己送進宮的父親。婉容至死都沒能明白,命運,其實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裡的。婉容
布萊克曾說:「命運並非機遇,而是一種選擇;我們不該期待命運的安排,必須憑自己的努力創造命運。」
如果婉容能像文綉一樣,早早選擇和溥儀離婚,美麗優雅、端莊大方的她,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,但婉容太看重「皇后」這個身份里,她寧願無性無愛,也要守著身份,而文綉,她更渴望的是自由,她想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。
溥儀曾說:「我後來常想,她如果在天津時能像文綉那樣和我離了婚,很可能不會有那樣的結局。當然,她畢竟和文綉不同。文繡的思想里,有一個比封建的身份和禮教更被看重的東西,這就是要求自由,要求有一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的思想。」
「思想決定行為,思路決定出路。」,深受封建身份和封建禮教束縛的婉容,不會提離婚,也不敢提離婚,她採取的反抗方式不是離婚,而是抽大煙和私通,她的思想決定了她的行為,她的思路,也將她永遠困守在了不幸婚姻的囚籠里。
註:
1908年12月2日,年僅3歲的溥儀登基。
1912年2月12日,隆裕太后代替溥儀在退位詔書上籤了字,清朝從此結束。
1924年 11月5日,溥儀被驅逐出紫禁城,婉容和文綉也隨之離宮,遷入「北府」,旋逃往日本公使館。
1925年2月,溥儀、婉容、文綉等人離開公使館潛逃天津,租住在天津租界張園和靜園。
1931年10月22日,溥儀與文綉離婚。
1931年11月,在日本駐屯軍司令官土肥原賢二的幫助下,溥儀從天津潛赴旅順,不久到奉天。
1931年年底,川島芳子將婉容接至滿洲,居住於新京(今長春市)的執政府。1932年1月,婉容在日本人的誘騙下,由天津轉到大連再轉至旅順與溥儀團聚,此時溥儀已成為任日本關東軍擺布的傀儡。
1932年3月1日,日本扶持溥儀在滿洲地區建立偽滿洲國。
1934年,改國號為偽「滿洲帝國」,改稱「皇帝」,改元「康德」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投降。
1946年,婉容逝世。
1967年10月17日,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。
末代皇帝溥儀的「一後一妃」:「思想決定行為,思路決定出路」
1908年12月2日,年僅3歲的溥儀在太和殿登基,由隆裕太后和載灃攝政。
1912年2月12日,隆裕太后代替年幼的宣統帝溥儀在退位詔書上籤了字,清朝從此結束。
幼年溥儀
隆裕太后之所以同意退位,與民國政府給與的優待條件有很大關係,在《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》中,有這麼兩條:
「大清皇帝辭位之後,尊號仍存不廢,中華民國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。
大清皇帝辭位之後,暫居宮禁,日後移居頤和園。侍衛人等,照常留用。」
「皇帝尊號仍不廢」,那就是說,溥儀所娶的妻子,還可以暫稱「皇后」;「暫居宮禁」,也就是溥儀和家人們還可以暫時居住在紫禁城裡。
1922年,溥儀在紫禁城裡舉行了清廷的最後一次大婚,這場盛大的婚禮前後持續了5天,一共娶了兩位女人,分別是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綉。
01《紙牌屋》:「政治需要犧牲品,當然,是別人的犧牲。」
一場婚禮,竟娶回了兩個女人,這兩個女人,其實都是宮廷鬥爭的政治犧牲品。
1919年,溥儀有了一個牛津大學畢業的英國老師庄士敦,在思想新潮的洋老師的影響下,被「囚禁」在紫禁城中的溥儀,對外面的世界越來越嚮往,他決心要去英國留學,要去開闊眼界。
聽說溥儀要去英國,這可急壞了那些太妃們。1921年年初,溥儀剛過完十五歲生日,太妃們就召集了王公大臣商議溥儀娶親事宜,決定給溥儀尋找一位優秀的「皇后」來拴住他。
太妃們對未來的「皇后」人選各有打算,都想找一個與自己親近的人當皇后,因為這會決定她們將來的地位。
在這場暗流洶湧的選「後」鬥爭中,表現最為強勢的是敬懿太妃和端康太妃,但究竟選誰,最終決定權還是在「皇帝」溥儀手中,經過初篩之後,剩下了四位代表著各方利益集團的姑娘。
溥儀拿著四位姑娘的照片,不假思索的在一張看起來似乎最順眼的照片上,用鉛筆隨意的畫了一個圈,也就是說,不出意外的話,這個姑娘,將來會成為溥儀的「皇后。」
文綉
這姑娘名叫文綉,家境普通,但知書達禮,頗諳事理,比溥儀小三歲,是敬懿太妃中意的姑娘。
但這樣的結果讓端康太妃不高興了,她拉攏王公們勸說溥儀,非要溥儀選擇她看中的姑娘婉容。
婉容出生在一個家族地位顯赫,生活環境富足的家庭中,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教育對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。「婉容」二字及她的字「慕鴻」就來自《洛神賦》:「翩若驚鴻,婉若游龍。」
婉容溫文爾雅,出塵脫俗,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,深得端康太妃喜歡。
受到端康太妃拉攏的王公們,一本正經的勸說著溥儀選擇婉容,誰知,其實溥儀心裡是這樣想的:「我聽了王公們的勸告,依然沒走什麼腦子,心裡想你們何不早說,好在用鉛筆畫圈不費什麼事,於是我又在婉容的相片上畫了一下。」
其實,溥儀對於選「皇后」這事,自始至終都只把它當做畫圈圈的遊戲而已。
婉容
圈畫完了,可是敬懿和榮惠兩太妃又不願意了,於是榮惠太妃出面提議說:「既然皇上已經圈過文綉,她是不可能再嫁給臣民了。其實,可以將文綉納為妃。」
於是,婉容就成了「皇后」,文綉就成了「淑妃」,但這樣的結果,其實兩位姑娘都很不高興。
文綉因為與「後」位擦肩而過不高興,而婉容則是因為要和其他女人分享自己的丈夫不高興。
一開始就對對方存在不滿的兩個女人,往後的日子裡鬧矛盾,也不算是什麼稀奇事了。
02 《肖申克的救贖》:「有些鳥兒是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里的,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。」
「兩個女人一台戲」,對於上演的婉容與文繡的後宮家常大戲,溥儀幾乎從來不觀看,也不評價,他對這「一後一妃」向來都比較冷淡,連新婚之夜都是如此。
「洞房花燭夜」自古以來就被認為人生的四大樂事之一,但溥儀卻是這樣描述他的新婚之夜的:
「行過『合巹禮』,吃過了『子孫餑餑』,進入這間一片暗紅色的屋子裡,我覺得很憋氣,連新娘子是什麼樣子也沒興趣看了。
……
我又環視一下這個很不習慣的環境,不由得十分悶氣。我坐也不是,站也不是,想起了我的養心殿,我開開門,回去了。」
溥儀所說的那間暗紅色的屋子,是坤寧宮的一間專為皇后皇帝新婚第一夜而布置的喜房。不僅在這個喜房裡,溥儀對自己的女人沒有興趣,在其他地方,他同樣沒有,他甚至從未與「一後一妃」有過夫妻之實。
文綉與婉容
過了九年無性無愛和以及與被皇后排擠的日子後,文綉決定不再隱忍,在妹妹文珊及其他家人的支持下,淑妃文綉在1931年決定和溥儀離婚。
在溥儀心裡文綉不過是個柔弱的小女人,他以為文綉貪戀錦衣玉食的生活,他以為文綉沉醉於「皇妃」的尊號,他更不會想到文綉有一天會把他送上法庭,以新女性的姿態來堅決抗擊封建婚姻。可是,他徹頭徹尾的錯了,他低估了文繡的魄力,也低估了文綉對自由和平等渴望的決心。
離婚的過程中,文綉被百般刁難,但她堅信:「我就不信這鐵打的牢籠真的捅不破!」,她發誓要為幸福和平等而戰,她要做一個自由的新時代女性,她要做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主動掙脫千年後宮悲劇的女子!
後來,在雙方律師的多番協商後,溥儀同意了離婚。1931年10月22日,溥儀與文綉正式簽訂了離婚協議,協議規定:
「(一)離婚後,溥儀給文綉生活費5.5萬元;
(二)允許文綉帶走日常穿用的衣物和用品;
(三)文綉回北平母家生活,不得再嫁和做有損溥儀聲譽的事情。
」
溥儀支付給文繡的5.5萬元生活費,打離婚官司就用掉了一大半,後來又被一個朋友騙走了一部分,幾乎所剩無幾。離婚後的文綉,日子雖然過得很清貧,但她自由而快樂。
文綉
1947 年夏,文綉和自己摯愛的男人劉振東結婚了,兩人志趣相投,相親想愛,文綉終於找到了美好的愛情。不幸的是,1953年9月17日,文綉由於長期劇烈咳嗽引發心肌梗塞,不治而亡。
泰戈爾曾在《飛鳥集》中寫道:「生如夏般絢爛,死如秋葉般靜美。」文繡的生前死後,無疑就如夏花和秋葉。生前,絢爛;死後,靜美。
03 莎士比亞:「思想,自由的精靈。」
文繡的一生是不幸的,但她至少有過自由,有過愛情,而皇后婉容,終生都沒能擺脫皇后的枷鎖。
溥儀曾說:「自從她把文綉擠走後,我對她有了反感,很少和她說話,也不大留心她的事情。」
在溥儀的言論中我們可以看到,溥儀把文繡的出走全部歸結在了婉容身上,婉容也因此處境變得更加艱難了。
文綉與溥儀
婉容究竟是個人,她有自己的需求,不甘寂寞的她後來和他人發生了私通行為,還生下了孩子,孩子一出生就被填進了鍋爐里,婉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,都以為孩子被她哥哥養育著,還每個月都支付給她哥哥一筆撫養費。
由於長期大量吸食鴉片,加之喪女之痛的刺激,婉容離世前的幾年裡,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瘋瘋癲癲中渡過的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投降。8月17日,溥儀按照日本人的安排,同弟弟溥傑等幾個最親近的人一起逃走了,而婉容等人則被扔在了臨江縣大栗子溝。
溥儀臨上飛機前曾對婉容等一行人承諾,一到日本就派飛機來接她們。但溥儀乘坐的飛機在飛往日本的途中被蘇聯的空軍迫降,溥儀等人成了俘虜,不久被押往了蘇聯。
1946年,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后婉容,病死在了吉林的一個監獄裡,彌留之際,身邊沒有一個親人,沒有一聲悲哭。
溥儀在《我的前半生》中寫道:「事實上,婉容的吸毒是由於她的父兄給出的主意,甚至在私通問題上,也受過她哥哥的鼓勵。直到很晚我才知道,早在她那次離津去大連的路上,她的哥哥就由於換取某種利益,把自己的妹妹賣給一個同行的日本軍官了。」
婉容的哥哥和文繡的妹妹,形成鮮明的對比,一個只想榨乾妹妹,一個卻能為姐姐的離婚東西奔走。兩相對比,更顯得婉容的可憐。
婉容在死前大多時候是不清不楚的瘋癲狀態,偶爾清醒時,她都是在控訴命運的不公,以及咒罵為了做「國丈」,把自己送進宮的父親。婉容至死都沒能明白,命運,其實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裡的。
婉容
布萊克曾說:「命運並非機遇,而是一種選擇;我們不該期待命運的安排,必須憑自己的努力創造命運。」
如果婉容能像文綉一樣,早早選擇和溥儀離婚,美麗優雅、端莊大方的她,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,但婉容太看重「皇后」這個身份里,她寧願無性無愛,也要守著身份,而文綉,她更渴望的是自由,她想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。
溥儀曾說:「我後來常想,她如果在天津時能像文綉那樣和我離了婚,很可能不會有那樣的結局。當然,她畢竟和文綉不同。文繡的思想里,有一個比封建的身份和禮教更被看重的東西,這就是要求自由,要求有一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的思想。」
「思想決定行為,思路決定出路。」,深受封建身份和封建禮教束縛的婉容,不會提離婚,也不敢提離婚,她採取的反抗方式不是離婚,而是抽大煙和私通,她的思想決定了她的行為,她的思路,也將她永遠困守在了不幸婚姻的囚籠里。
註:
1908年12月2日,年僅3歲的溥儀登基。
1912年2月12日,隆裕太后代替溥儀在退位詔書上籤了字,清朝從此結束。
1924年 11月5日,溥儀被驅逐出紫禁城,婉容和文綉也隨之離宮,遷入「北府」,旋逃往日本公使館。
1925年2月,溥儀、婉容、文綉等人離開公使館潛逃天津,租住在天津租界張園和靜園。
1931年10月22日,溥儀與文綉離婚。
1931年11月,在日本駐屯軍司令官土肥原賢二的幫助下,溥儀從天津潛赴旅順,不久到奉天。
1931年年底,川島芳子將婉容接至滿洲,居住於新京(今長春市)的執政府。1932年1月,婉容在日本人的誘騙下,由天津轉到大連再轉至旅順與溥儀團聚,此時溥儀已成為任日本關東軍擺布的傀儡。
1932年3月1日,日本扶持溥儀在滿洲地區建立偽滿洲國。
1934年,改國號為偽「滿洲帝國」,改稱「皇帝」,改元「康德」。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投降。
1946年,婉容逝世。
1967年10月17日,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。